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作者:成功大师 | 网站:www.qqzf.cn
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http://www.qqzf.cn/lizhi19665/

【篇一: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1、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大连大学

单位地址: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单位邮编:116622

联系电话:0411-7402160

法人代表姓名:由业诚

学科门类:教育、文、法、史、理、工、医、管理、经济学、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财务收支状况:学校财务收支保持平衡,运转情况正常。

2、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由业诚

性别:男

职务:副校长

职称:教授

专业:化学

与项目相关的主要业绩:由业诚教授是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持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评估等工作。2004年,主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工科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283A03023),在通过国家项目验收。

联系电话:0411-7402996

3、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工程训练中心设备购置

项目类型:高校仪器设备购置

主要工作内容:购置建设大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所需的各种设备

预期总目标:

根据教育部有关建立“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结合我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现有工科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教学实习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更新,对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的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努力将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建成拥有一流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达到一流教学水平,取得一流教学成果的工程训练示范中心。使“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为我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展需要的、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条件。

我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指导思想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设一个体现综合大学特点的、实训功能较完善的、各专业学生能够共享的、达到“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标准的工程训练中心。

我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总目标是:

(1)树立“大工程”意识,建设一个涵盖完整的具有现代工业体系内容的、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可以同时容纳300-400人进行工程训练及部分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基地。中心面对全校学生,即要适合工科学生的实训,也接纳其它学科学生的培训,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创新教育提供场所,同时还具有面向社会服务的辐射作用。

(2)对学生技能的培训逐渐改变传统的讲课、实验、实习相分离的作法,逐步形成学前认知、学时实验、学后综合三位一体的实训模式。

(3)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界限,体现综合知识培养,按工业系统认知、传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工业系统控制技术等四个层面建立统一、完整、综合的工程训练体系。

(4)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综合性、创新性的训练项目的比例,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发挥大学生工作室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全开放的能力培训场所。

(5)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在2008年前,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06年1月-4月):制定大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方案,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实地论证。

第二阶段(2006年5月-9月):完成学校机械实习工厂2000m2厂区改扩建和设备更新工作;改造传统制造技术基本训练实训室,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基本训练室(一期);整合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美术学院部分实验室、素质教育中心工作室,建成适合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的工程训练体系。

第三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学校建成3000-4000m2的工程训练中心新址建设和配套设备的购置工作,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

第四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0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完善、提高和运行阶段。学校将在完成预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做好项目的绩效分析和申报示范中心的准备工作。

主要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

通过学校集中投入,我们力争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满足教学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变我校工程实训条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从而大力提高我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主要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如下:

(1)构建集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

(2)成为全校所有学生“认识工业”的平台;成为全校工科类专业基础和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技术实践”平台;成为全校所有本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

(3)实现教学改革对工程训练中心的需要。即,实现工科基础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中心对全校工科学生从入校到离校按五个层次进行训练:

第一层次为工业系统认知训练。(适合于1-2年级的学生)

第二层次为传统制造技术基本训练。(适合于2-3年级的学生)

第三层次为先进制造技术基本训练。(适合于2-3年级的学生)

第四层次为工业系统控制和制造技术综合训练。(适合于3-4年级的学生)

第五层次为创新实践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适合于所有年级的学生)

每个层次为一个教学实践模块,每个模块按不同专业大类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获得最佳工程训练效果。

(4)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面向社会开展联合教学、培训和服务。建成后每年为学校带来约60-100万元的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人、财、物等方面):

大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是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成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专门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前,将建成5000-6000m2、设备总值达2000万元的工程训练中心。

本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90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400万元,学校配套200万元(不含学校用于场地建设经费)。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背景及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是我们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对我们工程训练工作的迫切要求。利用高等教育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动脑、会实践、懂设计、懂操作的综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几乎都建成了各有特色、门类齐全、设施先进的工程训练中心,成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基地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园地。我校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综合大学,筹建工程训练中心,无疑是必须的和高瞻远瞩的。

工程训练中心将认真贯彻执行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密切配合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构建集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验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联合教学与培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

(1)工程训练中心是全天候开放的教学基地,可以同时容纳300~400人进行实训。实训主要以现场技能培训为主、同时也为部分专业实验提供条件。

(2)工程训练中心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包括网上预约实训;进入中心各实验室的注册准入管理;试验台及仪器的示教使用、操作示范等;设备使用情况的监控等;学生实训指导等可实现现场指导和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兼顾的方式。

(3)改革传统实习内容,体现多学科、综合性技能培训特点。实训内容包括:传统加工实习(车、铣、刨、钳、钣金、磨、铸、锻、焊、热处理等);数控加工技能培训(数控车、铣、数控线切割、加工中心、快速成型、CAD/CAM应用软件);特种加工技能培训(电火花加工、塑料成形、电镀、化学加工);电工电子技能培训与实验(电路焊接、电器与仪表组装)、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业检测与控制技能培训与实验、化工基本技能培训、工业造型基本技能培训、艺术造型技能培训。

(4)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突出体现新技术的培训。如增加数控设备、快速成型设备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工程训练内容比重,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实习内容达50%以上。将传统基础制造设备与高新技术加工设备按照现代制造技术体系重新整合,组建包括机械、电气、数控、信息、CAD/CAM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的“计算机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系统”。具体的建设内容是,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将实习车间的高新加工设备连接起来,以便实行网络化交互式产品设计和制造,提高CAD/CAM/CAPP的培训效率和先进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5)与我校的“百千万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紧密结合,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具体思路是,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为引导,充分利用我中心的设备和加工能力优势进行创新设计和制造,将有创意的设计转变为产品。并经常开展创新设计与制造的竞赛活动,开放部分实践场所,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中自主设计、自编工艺、自行加工,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

(6)中心除了为本科生服务外,还为硕士研究生开出高层次的实验课。另外,还可对社会厂矿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联合科研,成为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辐射区的制造业技能人员培训基地。

预期效益分析: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是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实习训练过程中,经过深入地了解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工程材料、特种加工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方法与成果,通过综合性创新实践训练,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紧跟实践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向。工程实践训练中心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效益还将具体体现在:

(1)有利于提高我校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通过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力争使学生的受益面由建设前的800人/年,增加到建设后的5000人/年,服务专业面由建设前的8个增加到建成后的20多个,并逐步实现服务全校各专业的最终目标,使各专业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接受全面和深入的工程实训和技术教育。

(2)有利于提升我校实验档次,扩大学校影响。

通过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和带动全校其它实验室建设。我们还将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直接支持下,抓住机遇,节约经费,解决其它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完成学校《2004年—2006年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项目规划》中2006年的实验室项目建设——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设备购置,该实验室还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高校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有利于我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通过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我校教师可以了解到先进的实验设备,学习到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水平。因而,建成后,良好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无疑可以稳定我校现有师资队伍,吸引教师从事实验教学、提高开展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从而壮大实验室教师队伍、优化结构,并将吸引外来人才、起到“筑巢引凤”的效果。

(4)有利于深化我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实验内容更新。

通过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不失时机地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能力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熟悉现代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更深刻地感受到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同时,也使学生在传统加工方法与先进加工技术的对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现代教学设施的建设,可以带动和促进实践教学指导人员的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如在实习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弥补对一些没有实习条件的工种进行了解,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体现其真实、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了效率,为加大信息量提供了条件,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5)有利于推进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自2006年,学校将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百、千、万工程”,即建成100个学生工作室,每年有1000个学生在研的创新基金项目,有10000个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和科技竞赛等活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必将大学生合作学习、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知识竞赛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

3、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不确定性是在第三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7月),学校拟建成工程训练中心新址建设能否按期交付使用。

应对措施:本次申报的项目资金总额为1500万元,没有包含工程训练中心新址建成后所需的设备费,这样可以将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如果中心新址如期交付使用,学校将自筹购置相关设备的经费。

三、实施条件

1、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根据《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我校专门制订了《大连大学关于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大连大学2004年—2006年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项目规划》、《大连大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大连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管理办法》、《大连大学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

学校将成立由分管校长由业诚教授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规划项目的实施工作。

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检查指导。各组织机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的财务、审计、教务、设备等部门还将参与设备采购合同的洽谈、采购和验收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作用,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

项目主要参加人:

杜彩素女教务处处长教授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

徐晓鹏女财务处处长教授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

王国栋男设备处处长副教授负责项目的采购和验收

王列东男基建处处长教授负责项目的场地建设

王谢勇男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负责项目论证和实施

孙丽杰女审计处副处长副教授负责项目的审计

关浩男素质教育基地处长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吴蒙华男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史志才男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詹世平女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吴寅男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巨德辉男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负责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2、资金条件

该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90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400万元,学校配套200万元(不含学校用于场地建设经费)。

3、基础条件

学校目前现有机械实习工厂建筑面积1492m2,场地划分为生产区(面积约800m2,包括:车削、磨削、铣削、刨削、钻削、剪板、下料工段)和实习区(面积约400m2,包括:钳工、车工、焊接、锻造、铸造)、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基地2000m2。还有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美术学院等部分实验室,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台、计算机室等设备。

4、其他相关条件。

大连大学现有生物有机化学实验室、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有生物医学材料示范中心、结构与岩土工程技术示范中心2个省级示范中心,有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先进设计技术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中心、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和性别研究中心5个重点学科基地、19个实验室及38个科研所(中心)。2002~2005年连续四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列辽宁省70余所高校前列,2004年学校还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市“人才储备基地”。

四、进度与计划安排

本项目需要在2007年内完成。

1、建设项目组织实施

本项目规划一经上级批准,我们将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成立由我校分管教学的由业诚副校长负责,财务处、设备处、基建处、教务处和相关教学单位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把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重点工程来抓。

我们还将成立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把握好所购设备的实用性、先进性和超前性,请专家对拟建工程训练中心的项目、中心所购置设备种类及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论证。

实验设备的采购,我们将全部委托大连市政府采购办集中采购。此外,还将在建设过程中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以及建立过程跟踪和自查制度,力求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力求通过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投资质量和效益。

2、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1月-4月):按照学校“十一五”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方案,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实地论证。

第二阶段(2006年5月-9月):完成学校机械实习工厂2000m2厂区改扩建和设备更新工作,满足我校6个学院,近1000名学生的金工实习和教学任务;改造传统制造技术基本训练实训室,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基本训练室(一期);整合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部分实验室、素质教育中心工作室,建成适合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的工科基础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体系。

第三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7月):学校建成3000-4000m2的工程训练中心新址建设和配套设备的购置工作,实现工科基础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

第四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0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完善、提高和运行阶段。学校将在完成预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做好项目的绩效分析和申报示范中心的准备工作。

五、主要结论

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彻底改善大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办学条件,提高工程训练教学水平,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符合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项目基本条件已具备,该项目可行。希望得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项目”经费的支持。

【篇二:果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况和背景

X县XX镇属于半山区,全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可耕地4.2万亩,果园面积2万亩,主要产品有黄金桃系列、红桃、葡萄、苹果、草莓等,年产各种干鲜果品8万吨,成为该县新兴的“果业特色乡镇”。尤其近几年,人工栽培经济林面积发展迅猛,现有桃园13000亩,葡萄园4800亩,苹果1200亩,草莓1000亩,果品产量稳中有升,价格也在每公斤2元以上,农民的果品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现有基础上,预计今明年发展桃类3000亩,葡萄2000亩,其它品种2000亩。

虽然该镇有丰富的果品资源,但却没有果品加工企业,所以今年急需要上一个果酱果汁加工项目。在农业发展上保持稳定、工业促进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向工业要效益,全面繁荣镇域经济。

二、项目内容及规模

果汁加工生产线及配套公用工程。

1、黄桃带肉果汁、果酱年产10000吨

2、功能果汁年产10000吨

3、浓缩果汁年产10000吨

三、项目建设单位

X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负责人:X

项目联系人:X

五、项目建设地址:X县XX镇

X镇位于X县城北部,交通便利,省道335线贯穿全境,离京沪高速联城入口10公里,而且水资源丰富,能满足生产需求。

六、投资概算

总投资370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9万元。建设投资包括:设备投资1066万元,设备安装工程45万元,土建工程1740万元,配电改造40万元,给排水改造38万元,制冷站30万元,不可预见费50万元,流动资产700万元。

七、制作技术及工艺

1.材料与设备

1.1材料桃果、葡萄、苹果、草莓XX镇产优汁水果;

水符合GB10791—89标准中第4.1条规定;

白砂糖符合GB317标准要求;

柠檬酸符合GB1987—86标准;

稳定剂符合GB2760标准。

1.2设备

打浆机,胶磨机,真空脱离机,高压均汁机,封盖机,提取设备、调配罐、粗滤机、超滤设备、灌装机、杀菌釜、贴标机等。

2.工艺流程

果品→精选→洗果→去皮→打浆→灭菌→调配→胶体磨处理→均质→脱气→灌装→杀菌→封盖→冷却→装箱→入库

3.具体要点

果汁是水果经过破碎、压榨、过滤而得到的汁液。水果产区多生产一些果汁,既能减少贮运中的损失,节约大量运费,又可通过加工,提高水果商品率,增加果农的收入。果汁制作工艺流程要点如下:

3.1原料选择果汁的优劣取决于果质的好坏,制作果汁的原料,必须是新鲜、成熟、无霉烂、无病害现象,并具有优良的风味和丰富的汁液。

3.2原料预处理

原料根据成熟度分级并用清水充分洗净。可用高锰酸钾消毒,去除无用部分,如果核、果皮络、果梗、果籽等。

3.3破碎、压榨、粗滤

将洗涤干净的原料用破碎机或切片机破碎。破碎时间要短,以免果实变色。为增加果汁的颜色和出汁率,可将果汁加温至40~50℃,保温4~5个小时。果肉较硬的果实,可将其加热煮沸,使其软化。经过破碎和加温处理的果汁用压榨机榨汁,在进行第一次榨汁后,将果渣拌匀疏松,进行第二次压榨。榨出的果汁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汁液中的果皮和大块果肉。

3.4调整果汁

为使果汁符合一定规格要求和改进风味口感,可调整其糖分和酸分,可视情形加入糖、柠檬酸和防腐汁,还可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

3.5装瓶、杀菌、贮藏

将调配好的果汁加热至85~90℃,然后趁热用细布过滤,并装入消过毒的容器内,立即密封,然后在沸水中杀菌,杀菌后冷却即为成品。一般果汁宜存在4~6℃左右的环境中,以减少不良变化。

4.产品质量要求

4.1感官指标

色泽果品不同而不同以桃为例,呈乳白色或乳白色显微黄色;

风味果品不同而不同以桃为例,具有黄桃特有的清香味、甜酸适口、爽口、无异味;

组织状态乳浊型,无沉淀,无分层;

杂质不允许存在。

4.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以折光计)9%~10%;PH4.1;总糖8.5%~9.3%。

4.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个/ml)≤100;大肠杆菌(个/100ml)<3;致病菌不得检出。

八、市场分析

1、黄桃带肉果汁、果酱

国内外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黄桃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果大、味甜、多汁、鲜果气味芳香,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糖、钙、镁、磷、抗坏血酸、有机酸以及各种氨基酸。该类产品十分畅销。

2、功能果汁

功能果汁顺应人们的需求,它集天然、营养、保健、适口于一体,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保健型饮品。功能果汁均以水果或浓缩果汁为主要原料。按照加工方法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调配型,一类属于发酵型。调配型采用传统的中药配方,通过向浓缩果汁添加以现代高科技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而达到强化果汁营养的目的。发酵型采用多菌株对加入了一些辅料的并稀释了的浓缩果汁进行微生物发酵。产品对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主要功能特性包括解毒去毒、活化血管、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助消化、延年益寿、美容等。市场前景看好。

3、浓缩果汁

由于浓缩果汁保持了果品的原有风味,深受国际国内市场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果汁饮料的年需求量在100万吨以上,且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而目前国内产量只有60万吨,人均不足1公斤,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市场上,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果汁的人均年消费量在40公斤以上,仅美国年需求量就达200万吨,而其本国加工能力仅为100万吨,每年需大量进口。巨大的市场为本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九、效益分析

本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产品深加工型项目。既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扩大了经济林面积,又对林果深加工进行了转化增值,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励志网http://wWw.qqZf.cN/,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8125万元,年税金2535万元,年获利润1155万元。年可带动全镇果农8000余户发展林果业,每户年均可获利近万元。

十、资金的解决

该项目总投资370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9万元。建设投资包括:设备投资1066万元,设备安装工程45万元,土建工程1740万元,配电改造40万元,给排水改造38万元,制冷站30万元,不可预见费50万元,流动资产700万元。

以上投资的解决,计划自筹资金500万元,招商引资解决1500万元,银行贷款1700万元。

此报告请有关部门给予支持,解决不足资金为盼!

X年5月9日

【篇三: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当前,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生活全面迈入小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安全工作已经提上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更优化、山川更秀美、环境更安全、经济更发达的“绿色浙江”的宏伟的目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绿色浙江”,打造绿色浙江农业和农产品安全工作及正在实施的浙江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绿色食品符合农产品发展方向,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工作。对于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广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推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到目前为止累计开发蔬菜、茶叶、酒类、罐头、鲜果、粮油、干果、海产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56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只。现标志有效使用权期内的产品40只。绿色食品产量10万多吨,销售额4亿多元,利润5000多万元,全省省内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监测面积超过4万多亩。还有28只产品已通过环境监测,正在进行初审。绿色食品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发展还比较迟缓,与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截止2001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达到121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400个,实物总量达2000万吨;年销售额500亿元,出口额4亿美元。我省绿色食品所占的份额与我省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食品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升为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成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为绿色食品事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了逐步建立起绿色食品销售服务网络,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依靠市场机制大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我们准备利用丽水市莲都区浙西南农贸城现有硬件设施条件联合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一、目的意义

1、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构建浙江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绿色消费是世界性的潮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浙江是全国的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农业必须走绿色食品产业的道路,浙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先进省份。目前,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迅速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绿色食品消费交易中心,是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迅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关键。全省大部分农产品市场都以发展绿色市场为已任,开业在即的丽水市浙西南农贸城更是高举绿色市场大旗。全省开发绿色食品的企业也不断涌现,唯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尚未问世。从全国而言,目前也只有哈尔滨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城市建有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将绿色食品的展示展销与绿色食品的发展培育有机结合,可迅速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从而带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可以认为,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乃是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

2、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丽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自然条件分析,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9.1%,是华东乃至全国少有的“生物基因库”。丽水是浙闽六大水系之源(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交溪),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屏障。丽水是沿海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是丽水的后发优势。从产业基础分析,在生态示范区环境中生产的农产品,从广义而言,均为绿色食品。以此这基础,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丽水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化特征明显的“绿色产业集聚谷地”,各种生产要素将向绿色产业集聚,产业结构朝着绿色经济的方向调整,经济战略重点向绿色经济倾斜。在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动绿色市场的形成,促进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的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丽水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中共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建设浙江绿谷”的奋斗目标,并正在积极筹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这完全符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对丽水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丽水对外开放,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新亮点,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有此共识,全市特别是莲都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到2001年6月,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柑桔、桃、稻米、蔬菜、茶叶、甜玉米、食用菌、禽、畜肉等九类主要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10个主要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农药管理办法,并以此为标准,建立了30个总面积2万亩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6个总饲养量84.5万羽(头)的无公害畜禽类基地,生产出一批经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经省认证的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至2002年3月,全市先后取得7个国家认证的绿色(或有机)食品,2个浙江绿色农产品。仅2002年7月,莲都区就有6个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到年底,全市将有更多的绿色食品通过认证。

二、建设内容与目标(一期):

建设内容:

1、举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

2、在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的基础上,建设常设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常年开展绿色食品展示展销。

3、在因特网上建立浙江省绿色食品网站。

预期目标:

完成这三项建设内容,可实现实物展示展销与网络展示展销相结合,可常年展示浙江省绿色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和效益农业发展风貌,逐步形成以丽水为中心的浙闽赣皖毗邻地区区域性的绿色食品市场。

二期目标:第二期拟建设占地20-30亩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通过招商、招展,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带动力、影响力将扩展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丽水市也将发展成这一区域的绿色食品消费、生产和交易中心。

三、申报单位与运作机制: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协会(筹),是丽水市莲都区农业龙头企业的自治组织。主要职能为:农业产业化政策调研、龙头企业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企业项目招商引资等。

丽水市浙西南农贸城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是一家注册资金700万元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总规划用地100亩,一期开发60亩,总投资8000万元,固定资产7200万元。建筑面积4.8万平米,商铺514间,仓储面积1.2万平米,冷库800号级。公司成立开始,就以建设绿色市场、网络市场、品牌市场为已任。将于2002年8月28日试营业,目前正积极筹备承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展示展销会,市场正式开业将与12月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开幕同步进行。

本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上述两申报单位组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方案另报),承担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建设任务。

四、经费预算150万元。其中:

1、展示展销大厅:目前以租赁方式,年租金约4-5万元。

2、浙江省绿色食品网站建设经费90万元(见表1),机房及办公用房目前以租赁方式,年租金约5万元。开办经费(办公设施与交通工具等)约50万元。

3、经费来源:

申报单位自筹100万元,要求省财政支持50万元。

本文地址: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http://www.qqzf.cn/lizhi19665/
  • 分页:12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