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作总结范文

作者:成功大师 | 网站:www.qqzf.cn
工业工作总结范文http://www.qqzf.cn/lizhi53227/

范文一:工业统计工作总结

XX年我县工业统计工作,在市统计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县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立足于服务经济建设,克服了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统计素质。

一是积极参加局党组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了解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针对县人员调整、工业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和改革等新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在认真参加省市培训的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积极促进企业基层统计人员更新专业知识。三是快速适应工业统计改革需要,灵活运用业务技能,严格按照县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与速度的调整系数及其计算方法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等一系列要求做好全县工业统计工作。

二、狠抓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业统计工作。

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我县工业发展晚,底子薄,企业基础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报表收集相对有难度。今年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狠抓了工业统计基础工作。一是分解年度工作任务,由计划局、经贸局、中小企业促进局、国土局、科技局、供销社等经济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并把抓管工作继续纳入县直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确保了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要求各工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统计台账,内容包括工业企业基础情况和统计数据。统计数据要求企业、统计台账、上报报表三者统一,确保了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三是对企业统计人员适时进行了工业统计基础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全面要求持证上岗,着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部门联系,协调做好全县工业统计工作。

多年来,我局一直与各部门保持很好的协调配合关系,特别是工业统计与经贸局关系尤为密切,我们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并经常共同到企业开展调查和统计工作。一是及时了解国家、省、市统计局有关工业统计的最新工作部署、改革内容,以最短时间传达到重点企业统计人员,并提出落实意见,让基层统计人员迅速知道最新统计动态,保持上下一致。二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市统计局要求,下发了相关文件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统计部门的文件精神,规范基层工作,提高数据质量。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今年我们在县统计局和经贸局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多次深入企业,就县域经济考核、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生产情况、现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工作进行调研。四是结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和统计执法大检查积极开展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执法检查工作,翔实了解了各企业的基本情况,增强了工业统计工作的针对性。五是联合经贸局对规模以下重点工业企业进行监控,试行重点工业企业定期预报制。对规模以下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监控,试行重点工业企业定期预报制,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为培育上规模工业企业打下基础。今年初,我们会同经贸局确定了5家规模以下重点企业拟培育为成长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当年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目前有4家当年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待批。

四、营造环境,搞好服务,全方位做好工业统计工作。

一是及时做好工业统计工作汇报说明,让县领导在全县工业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及时了解工业统计的调整变化和困难问题,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二是不断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坚持统计数据质量分级负责制,严格执行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对主要统计数据实行事前部门会商分析、事中审核把关、事后质量评估,最大限度地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坚持月度、季度分析,并了解掌握全国、全省、全市及周边县工业经济情况,确保统计数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坚持既对综合性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数据进行审核研究,保证数据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三是充分发挥统计的咨询、建议职能。紧密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形势,跟踪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撰写有一定深度的统计调研分析。今年以来,共撰写分析文章7篇,其中市局网登4篇,相关工业信息市局网登5篇。四是不断扩大统计信息的服务范围。每月度、季度完成数据汇总后,及时撰写分析说明,并整理出重点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上报有关领导,确保领导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五是认真做好申报规上企业有关统计数据的核定工作。全年共审核申报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同时,还积极做好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回顾今年的工业统计工作,我县工业统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增强工作主动性,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以提高统计调研分析水平为突破口,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以全新的面貌迎战下年度工业统计工作。一是继续狠抓工业统计基础工作,完善工业统计考评制度和工业统计企业台账;二是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保证企业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搞好工业统计服务工作,及时反应工业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和难点,真正做到统计的监督和参谋作用。

【范文二: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市经信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大步跨越,争先进位”的总体要求,抢抓建设大别山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活动为动力,克难攻坚,奋力跨越,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县争当全市统筹发展率先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双过半,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9、02亿元,占市下达我县工业总产值计划的54、53%,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完成工业销售值77、49亿元,增长22、35%;工业产销率98、05%,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9788干瓦时,同比增长14%;完成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20%。从乡镇完成情况看: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有狮子、张榜、大同、赤东、八里、漕河、向桥、株林等乡镇办。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在全县平均水平以上的有14个乡镇办区,其中狮子、刘河、株林、赤东、青石、管窑、漕河等乡镇增长速度超过了30%。从企业增长看:李时珍医药集团、燕加隆木制品等59个企业同比增长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中:华顺陶瓷、凯迪能源、海燕锌业、迎欣服饰、长春江水泥等24个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50%。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主要体现在“四抓”、“四促”、“四建”上。

(一)四抓

1、抓调研调度,明晰思路定目标。调研出思路,调研出动力,调研出效益。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综合省市发展大势,结合本县工业发展实情,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寻求对策,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一是专班调研。年初,局班子成员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15个乡镇办和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通过调研,为谋划新年工作思路目标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使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业经济目标更具科学性,更加贴近实际。二是专题调研。我们围绕支柱产业开展有针对性调研,如对节能灯产业、陶瓷产业、医药产业、信息化产业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出了一批调研成果。三是专项调研,关于工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我们广泛调研,完成送审稿;关于企业发展环境问题,我们坚持常年调研部放松,出现问题不放过,推进了环境改善。在抓好调查研究的同时,我们更加还注重工业生产调度和经济运行监测,探索和完善了五制工作法。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确保了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大多数工业企业开工较早,订单充足,生产经营形势良好,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和陶瓷产业开工早,运行好。上半年,全县有15家企业完成产值过亿元,赤东陶瓷产业园现有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5029万元,同比增长39、78%。

2、抓招商引资,五措并举上项目。工业招商引资,从经信局做起。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我局今年打出了“五套组合拳”。一是加强“一网一册三库”建设。局里建起了《蕲春经信网》:编印了《招商引资指南》260多份;建立了《项目库》、《外来投资客商信息库》及《外来投资企业信息库》。二是坚持“四个结合”,扩大招商引资覆盖面。在招商中始终坚持全员招商与专班招商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招商与各种节会招商相结合。市场主体主动招商与服务招商相结合。吸引外部投资与启动民间资本相结合。局成立了由局长张冠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建了五人招商小分队,完成1个投资过亿元的意向性协议项目,并开展以商引商,动员宏中制药董事长张文凯从温州引来张老板和林老板来蕲春投资兴业。今年上半年,在副县长王立新的带领下,专班分赴温州、东莞等地招商,己洽谈意向性项目2个。三是立足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以大别山试验区优惠政策为主导,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中介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外来客商来蕲春投资创业。四是加大项目落实力度。重点抓好医药化工、光电科技、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四大产业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督促落实工作,做到洽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上半年,由县经信局为主引进的宏中制药2期工程投入3600万元,已于6月21日正式开工,己在洽谈的有新材料项目1个,计划投资8000万元。五是坚持“尊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切实为客商提供“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运营成本。

3、抓改制维稳,破解难题不出乱。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县经信局主动担当抓企业改制和维护企业稳定的重任。正在推进的6家改制企业,坚持以“两个置换”为核心,把无情改制与有情操作结合起来,把依规办事与细致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强力推进,稳妥实施,成功破解了企业改制中的工人身份置换,安置资金紧缺,控纺维稳三大难题,全县企业改制出现了未出一个乱子,未添一处麻烦的良好局面。认真做好企业维稳工作,实行维稳信息一天一反馈,热点问题一周一碰头,维稳工作一月一调度,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解决企业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化解改制难题,以“开门接访,主动下访”的工作方法让矛盾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县经信局主动配合县委县政府妥善处置了蕲农化工群体上访和厂址整体搬迁问题。同时,局班子成员主动下访67次,开门接访120人次,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在下访中得到有效解决的。

4、抓项目满园,增强发展后劲。抓项目满园是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上半年通过实施满园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一批老企业扩规,增强了企业硬实力。李时珍医药集团投入1、5亿元启动三期工程,建成后将新增10亿元。燕加隆开发区低碳产业园项目一期即将建成投产,全部工程完工,年产复合地板30万平方米。孺子牛鞋业公司鞋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年底将竣工投入,蕲州棉纺公司逆市发展,扩规3000锭。华辰纺织公司今年新上棉麻织布机40台,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抓新项目落园。上半年,全县组织重大项目开工周4次,百威制衣、中再再生、美丰化工、宏中药业、明丰照明电器、永方矿业等项目在医药园区、彭思化工小区、漕河节能灯工业区、八里开工建设。三是规范项目准入,组织工业项目入园准入评审,严格把好项目入园准入关。在入园项目评审过程中注重把握“五度”、“四节”的原则。即把好项目的投资硬度、缴税额度、产业链条长度、环境保护程度、科技创新深度和节地、节能、节材、节约配套成本等关口。上半年,由经信局牵头,项目评审小组对联弘岗石、佳合物流、百威服饰、明大建材、丰益肥业等项目进行了入园评审,做到让县政府放心、让投资者满意。

(二)四促

1、调整与发展并举,促产业转化升级。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19家,初步形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陶瓷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77、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64%。虽然五大支柱产业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支柱产业“小而全”,还没有形上百亿的产业龙头和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扬医药龙头,主打李时珍品牌,今年,启动了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七大攻坚战,开启工业满园工程、产业延伸工程、企业成长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调优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彰显特色产业扩张效应。一是建设五大板块延伸医药产业链,促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围绕李时珍医药集团打造百亿企业促裂变。一方面,投入1、5亿元启动了三期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强强联手,拓宽发展渠道,引入九洲通医药集团共同开发医药物流业,将蕲春打造成华中华东中药集散地。同时加强与促进会成员11家企业投资1亿多元共谋医药产业发展,与李时珍健康酒业合作,大做李时珍酒业文章。二是促进节能灯产业滚动发展,漕河镇始终把节能灯工业园和节能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头戏,做到招商、安商、惠商并重,建平台、调结构,促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漕河节能灯工业园已集聚企业35个,形成从玻璃拉管、灯头、钨丝、导丝、整灯生产到节能灯机械的产业链,已具备日产灯管50万只、整灯10万只的生产能力。三是促进陶瓷产业提档升级。赤东陶瓷产业园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已建成陶瓷关联企业15个,新建联弘岗石和中瓷万佳公司今年投产运行,在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陶瓷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新万兴、中陶、恒新等企业由生产普通地面块向生产大规格抛光砖发展、华顺陶瓷、中瓷万家公司完成技术改造,开发新型墙砖畅销华中华东市场。联弘岗石在奥龙基础上脱胎换骨,由生产地面砖转产人造石板,填补了湖北空白。

2、合作与创新结合,促进企业技术进步。4月,县长赵少莲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共同签署《县校框架合作协议》,拟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河西新区建立华科产业园。5月,县领导又带领重点企业到东莞工研院考察学习,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助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近年来,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成一批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取得了多项研发创新成果。宏中药业公司自主研发抗癌新药品—埃博霉素,全方位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网络连接器,申请国家专利10项。湖北孺子牛鞋业公司自主研发了“小公牛”运动鞋,实现了由生产鞋底向生产运动鞋的跨越。燕加隆木制品公司地板采用一拍即合锁扣技术在国内领先。明缘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国家专利技术全国独家生产汽车驾驶室旋转器。在1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7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3、引导与推进互动,促两化融合。针对我县工业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尚在起步,信息化应用基础薄弱,我们把两化融合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发挥县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县计算机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优势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按照“系统推进、多维推进、关键推进”的要求和线(行业)面(地域)点(企业)三级推进的思路,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拉开了两化融合序幕。4月19日,县政府召开了两化融合工作动员会,县移动公司与李时珍医药集团、蕲州棉纺公司等6个企业签订了两化融合试点合作协议。在两化融合上,燕加隆九方园板材公司先行一步,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企业管理。采用ERP系统,使企业内部实现信息联网,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4、硬件与软件双修,促环境改善。实行软硬双修,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全县通过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实施药旅联运战略和迁村腾地、七大片区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开辟了发展空间,打造了发展平台,改善了发展的硬环境。另一方面,着力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一是在制度上给力促环境改善。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发放行政收费明白卡、对企业和法人代表红绿卡保护、工业入园项目准入评审等制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二是领导亲为改善环境。县四大家领导建立联系企业制度,春节后,县委书记徐和木、县长赵少莲和四大家领导多次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助推发展。县政法机关领导开展企业上门服务活动。三是改善信用环境,组织建行、邮政储蓄建行召开银企座谈会;引进市招商银行进入蕲春,大豆寡汰项目成功贷款500万元;到武穴实地参观回来后,促成宏旺投资担保公司与县信用联社签订了融资担保协议。四是协调部门服务促改善。县三个中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县经信局发挥主管部门作用,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听企业心声,反映企业疾苦,为企业服务。县质监局成立优化办,实行上门服务、捆绑收费,一把手主动到听取企业意见,优化发展环境。县发改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科技局、县规划局、县工商局等涉企业管理部门转变机关作风,转变服务理念,服从大局,热情为企业服务。

(三)四建

1、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法人代表的素质,而企业家是企业法人代表的优秀代表,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重视和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李鸿忠书记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表彰了陈普生、郑璋贵、黄得贵陈文进等10名优秀企业家,4月份,着手组建蕲春企业家协会,在全县中小企业中组织评选星级企业家和评选十佳创业带头人活动以加强企业队伍建设。而我们的企业家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陈文进、黄得贵得用业余时间参加武大培训学习,不惜重金提升素质。

2、加大企业品牌建设。主打李时珍品牌,弘扬李时珍文化,加大企业品牌建设。2011年,美春集团“斯多塞尚”服装荣获湖北省精品名牌,年初,召开的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奖励美春集团5万元,表明县政府争创精品名牌和加大企业品牌建设的决心。从而引导企业加大企业品牌建设,到目前,全县共创湖北省精品名牌11个,湖北著名商标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李时珍医药集团公司“本草纲目”、美春集团公司“斯多塞尚”积极申报国家驰名商标。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县上下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活动,我们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4月份在供电公司组织开展了“讴歌经济成就,赞颂勤廉为民”演讲比赛,五一期间组织了供水杯职工篮球赛,九棵松工贸集团、自来水公司等企业踊跃参加。5月底,在交通局又组织经信系统“学党史、颂党恩、知党情、跟党走”知识竞赛。移动公司等企业组队参加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4、加强中小企业平台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平台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一是加强政策平台建设。县出台了《关于建设医药名县的决定》、《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对中药材生产实行补贴的规定》《2012年工业经济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采取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和医药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坚持整合李时珍医药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开辟建设河西新区,完善和加强漕河节能灯、赤东陶瓷、彭思化工区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突出两手抓:一手,老区抓满园。第二手,新区拉框架。积极实施河西新区拓展工程,按照30平方公里的规模,初步完成了评规编制,建设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基础设施。三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成立了国建公司、财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湖北宏旺融资担保公司,推进银企合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中医药投入政策,整合发改、扶贫、交通、国土资源、科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1-6月全县工业完成投资超过40亿元。四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县成立了三个中心,县经济信局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建中小企业协会,相关企业自发组织的企业促进会,陶瓷产业协会,漕河商会,共同构筑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虽然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冲高,但二季度回落,由增长50%下降到20%多,其主要原因一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少,去年新建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长6个,仅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8个百分点;二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市场疲软,生产下渭,企业增长乏力。在119家规上企业中,大多数重点骨干企业增长乏力,有60家企业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3家企业同比负增长,神风弹簧钢板公司生产能力只发挥七成,永昌万利造纸厂比同期减产41、55%。

2、经济结构不优。一是产业规模不大,五大支柱产业没有1个产业规模工业产值超过50亿元;二是企业规模偏小。没有标志性的企业,进入黄冈十强企业仅医药集团,过10亿元的企业也只是李时珍医药集团,与武穴祥云集团比小得多;三是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少。拥有自主知识产业的企业少。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不到10个,不到企业个数的10%。

3、成本上升过快。企业所需原材料和劳工成本在去年涨价基础上价格继续上涨,据燕加隆公司反映,月成本支出增加140万元以上,一是用电涨价后增加支出10万元,二是尿素、甲醛涨价增加成本20万元。三是木材收购价格上涨,每吨上涨50元,月增加100万元。

4、要素制约仍然存在。用地指标仍然制约了工业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九棵松村集体建设用地因无用地指标不能转为国有建设用地,一些项目因无用地不能开工建设。融资困难。今年银行信贷规模压缩,资金供给减少40%以上,国有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规模由上年3亿多压缩到不到2亿元,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作用发挥受限。除信用联社外,国有银行基本不提供担保贷款服务。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初步打算

根据当前工业经济形势,下半年我们将切实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围绕开发大园区、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创建大品牌,着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促进蕲春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对规上工业监测调度。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调研和监测调度,及时掌握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了解工业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反映工业企业出现的新问题。坚持月度通报制,每月通过电视台、短信平台、经济简报等媒体公布各乡镇、各部门、重点企业完成情况。坚持领导包片督办制,将年度目标计划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局班子成员,分月督办。落实部门协调制,加强与统计、发改部门协调配合。完善考评奖励制,强化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力度,对全面完成年度目标计划好、发展快的乡镇、部门给予重奖,力争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2、加快实施满园工程。一是加大招商引资。突出重点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医药化工、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光电科技等四大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二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河西新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完成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漕河节能灯工业园、赤东陶瓷产业园和蕲州纺织工业集中区、九棵松低碳工业区、刘河金鸡山工业集中区、彭思化工工业小区建设,着力打造发展平台。三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县开工工业项目60个,已投入资金6、8亿元,下半年,重点督办李时珍医药集团三期、孺子牛鞋业园、燕加隆低碳产业园、美丰化工、百威时装等15个投入过亿元项目。

3、加快实施成长工程。一是培植龙头企业。着力抓好李时珍医药集团、美春集团公司、神风汽车钢板弹簧公司、孺子牛鞋业公司、蕲州棉纺公司、蕲农化工公司、九棵松集团公司、燕加隆板材公司、中瓷万达、中陶、恒新、新万兴陶瓷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二是抓好重点企业。以亿元企业建设为重点,把一批有规模和有实力、有成长潜力、带动力较强的企业作为重点建设对象,使亿元企业总数达到40家。三是发展规模企业。加快与统计部门协调进规企业申报的问题,争取申报建一批新企业,培育一批成长进规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4、加快实施创新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企业,调整工业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科技结构,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研发。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加快华科产业园建设。

5、加快实施品牌工程。加大创建名牌力度,树立品牌兴企意识。进一步促进“斯多·塞尚”服饰、“鄂簧”板簧、“森诺韦尔”地板、“本草纲目”中成药、“孺子牛”运动鞋、“富桥”涤棉纱、“金浪”珍米励志网http://wWw.qqZf.cN/、“福尔康”、“东科”地面砖等产品湖北名牌,扶持“本草纲目”、“斯多·塞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支持“驹龙园”茶叶、“虎牌”链条创建湖北省精品名牌,支持“薏仁米”申报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6、加快实施医药产业延伸工程。以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重点抓好医药、森工、陶瓷、纺织服装、节能灯等产业集群。突出医药产业龙头,实施药旅联动战略,着力发展医药工业发展,推进省重点产业集群医药化工集群建设,把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医药产业的首位度、空间布局的集中度、三次产业的融合度上,做长、做深、做宽、做优医药产业链,以医药产业的超常发展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7、加快实施“两化”融合工程。按照“系统推进、多维推进、关键推进”的要求和线(行业)面(地域)点(企业)三级推进的思路,在两化融合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动6家企业开展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试点工作,推动物联网技术引用,提高企业自动化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8、加快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从领导力量、工作调度、目标考核、政策扶持、治理“三乱”上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争取加大工业经济考核指标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中权数,争取领导力量、工作重点向工业经济倾斜。从转变县直部门服务理念入手,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解决好干与看、管理与服务、执法与创收的问题。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投资者创业的良好环境。

【范文三:乡镇工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工业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名镇、水产强镇、工业大镇、旅游新镇”的工作目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突出项目招商,打造产业集群,构筑发展平台,全力发展工业经济,我镇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工业经济完成情况:

(一)XX年,我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16883万元,同比增长%,其中xx制衣、xx商贸、xx陶瓷、xx水产、xx布业、xx棉业、xx纺织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0223万元,较市规划值106920万元超额完成53303万元,超额%,同比去年增长%。

(二)工业增加值完成47856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5643万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88766万元,同比增长%,产品产销率达到100%。

(三)实现利税551万元,同比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2040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9800万元,实现项目扩规和技改,为产品的换代升级创造了条件。

(五)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个:xx市xx制衣有限公司;xx市xx米业有限公司;xxxx服饰有限公司。

(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680万元,比去年完成额3600万元增加10080万元,增长180%。其中xxxx制衣有限公司投资到位资金2300万元;xxxx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到位资金1500万元;xx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到位资金1000万元;xx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到位资金880万元;xx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到位资金1500万元;章华粮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到位资金4400万元;xx米业投资到位资金600万元;佳兴制衣投资到位资金1500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投资环境,构筑发展平台

一是建立优质服务的工作平台。为方便企业,我们投资20万元,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国土、工商、财政、劳动、建设等便民窗口,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实行机关干部和单位包企驻点制,直接下到企业跟踪服务,及时为企业调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企业好评。为解决xx陶瓷、xx纺织和xx制衣电力增容的问题,采取电力部门支持,多方筹资450万元,安装变压器3台。

二是完善优质服务的管理机制。我们把营造优良的环境与建立优质高效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制定完善了《xx镇关于加强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全镇经济发展环境,加大重点整治力度的通告》等一系列文件。此外,我们建立了全程跟踪服务责任制、重点项目联系制、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工作制,建立了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大力开展了重点企业服务活动,建立了对全镇10家重点工业企业包干联系的班子成员联系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的日常管理。

三是营造村企和谐的发展氛围。我们在工业发展与村民受益上找准结合点,在不断促进企业发展建设的同时,积极协调由企业反哺农民。几年来,企业从周边农民中招收工人XX余名,补偿失地农民资金200余万元,提供再就业岗位800多个,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建设征地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建立服务机制,创建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助推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积极按照《xx市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文件精神,鼓励新建企业在我镇落户,今年新落户企业6家,其中3户已投产。

(二)推动网上直报,保障数据质量

自“企业一套表”工作开展以来,镇领导高度重视“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科学组织,有效推动,集中培训企业统计人员三次,一套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统计数据上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网上直报水平,尝试了统计工作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机制,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为配合上级统计部门为推进统计规范化,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统计数据开放和透明度不断努力,进一步推动了统计工作的发展。

(三)壮大工业基础,打造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镇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和产业化建设,先后引进、发展和集聚了一批成长型企业。为整合产业资源,壮大工业基础,我们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初步形成了建材、服装和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

1、培育主导产业。以xx陶瓷有限公司为主导,大力发展砖瓦预制品等产业,初步形成建筑材料生产产业集群。xx陶瓷有限公司是我镇引进的一家瓷砖生产企业,该公司落户我镇以来,已完成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产值达亿元。今年,我们扶持xx公司技改扩规,投资3000万元,再上一条高档砖生产线,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在xx公司的带动下,我镇建筑材料生产行业蓬勃兴起,龙新砖厂、柴铺节能砖厂、竺场彩瓦厂,龙新(荆州)彩瓦厂、xx预制品厂等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服装生产业以xx纺织公司为主导,带动xx布业、佳兴服饰、xx制衣、xx服饰等一批服装企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以服装生产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产业以xx棉业、xx米业、xx水产、章华粮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为主导,初步形成以粮、棉、油和水产品加工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拓展产业链条。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今年,xx水产投资800万元,进行了冷库增容等项目的改造,使生产量能达到年产冷冻虾仁XX吨,与技改前比增长了200%。从而带动了全镇及周边地区龙虾养殖产业基地的发展。章华粮贸、xx棉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逐步建立起农工贸一体化格局,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3、发展工业园区。以兴龙大道和章华台通道为轴心,从水、电、路三大硬件入手,不断完善工业聚集区的建设。该聚集区一期已完成规划1500亩,计划投资XX万元。同时,我们还拟在园内创办“青年创业园”,建设出租厂房,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和广大青年创业者入园投资创业。

(四)拓宽招商渠道,推进项目建设

1、务实招商,确保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在招商工作中转变观念,拓宽视野,通过一手抓外地资金的引进,一手抓本地产业产品的建设,全力聚集、挖掘区域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两翼联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已招引1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xx影视城”项目一期计划用地XX亩,投资2亿元,目前,我们已与投资方xx世纪恒星影视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弘扬大帝饲料厂、现代农业示范园、xxxx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完成注册、报建等相关手续,现处于开工建设之中。

2、认真筹划,确保后续项目储备有序。对全镇实施的现代农业、沿海产业转移招商、土地平整、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坚持上下联动,主动对接,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工作,增强发展后劲。章华台旅游开发项目是市“两带”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我镇建设“旅游新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项目建设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对促进我镇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在建项目通道建设和还湖工程已近尾声,后续项目章华台遗址展示园工程、楚国文化旅游开发工程、休闲旅游配套开发工程、动态文化旅游工程等储量丰富。

十月份的曹禺文化周期间,发放了精心制作的高质量的宣传手册100余份,有的放矢地向外界展示了xx的潜力;有效把握国家大兴旅游的时机,借助章华台遗址的开发工程,大力宣传我镇发展情况。在文化周经贸洽谈会上与两家客商签署了意向性协议,涵盖农副产品加工和绿色科技农业方面,协议总投资壹亿元。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五)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1、加强监管力度,狠抓隐患整改

XX年日常检查中不但增加了检查次数,而且加强了安全监管队伍的力量,除安委会办公室外,还从其他各线抽调了8名机关干部下派到各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在检查中严格要求做到无盲区、无死角、无夹层,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处理措施,有深刻的检查分析材料。检查发现存在隐患的企业,限期整改,并实行跟踪监管,直至企业整改达标。全镇发放检查通报432份,填写安全检查记录285份,填写法律文书81份,通过安全检查,把“较大事故、事故总量和伤残人数”三个基数控制在防范标准之内。

2、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始终把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抓好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了我镇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六)坚持科学发展,做好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提高全镇人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实施节能技术项目,全镇节能降耗工作初显成效。创新节能管理机制,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认真贯彻落实能源统计制度,对能源统计人员进行培训,督促企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统计台帐,积极推行网上报送,加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认真开展节能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横幅、报刊、电视、短信等形式,大力宣传节能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有限,安排就业岗位还非常少。

(二)企业总量较小、规模不大、科技含量较低,竞争力较差。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依托园区招大商力度不够。

本文地址:工业工作总结范文http://www.qqzf.cn/lizhi53227/
  • 分页:12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