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

作者:成功大师 | 网站:www.qqzf.cn
制度设计http://www.qqzf.cn/lizhi26048/

【篇一: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在管理体系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可大可小,大可致国家层面的社会管理制度设计,小可到一个部门的规则安排,甚至小朋友们做游戏的规则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度设计。关于这方面内容有很多专著,笔者此文只是结合生活实践提示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目前制度设计现状做一些分析。

笔者对制度设计的感叹源于一部关于农村题材的电影,名字确实忘了,其内容主要介绍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生活的变化。笔者当时最感兴趣的是改革开放前农村生产队的工分管理制度。虽然没有具体的工分管理样本,但一听已知其应当细致周全。比如男工一天多少分,女工多少分,挑河多少分,锄地多少分等等。这分明就是目前管理者梦寐以求的量化管理,属于目前管理的最高境界。但农村当时有了这么好的管理手段,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吃不饱饭?相反,改革开放后,农村改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工分也没人记了,对农民的管理没有了,中国的温饱问题反而迅速解决了。这实际上就是制度设计领域的典范。旧的制度强化管理,不但有工分约束,而且村干部还要天天组织农民开会学习中央文件,当时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还不能过夜,总之整体管理成本极高,反而毫无效果(人人饿肚子)。新的制度设立后不但管理成本几乎没有了,效果也是非常之好。此例证足见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管理上关于制度设计最有名的例子是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囚犯的故事。几百年前,当英国政府决定把囚犯流放到澳大利亚时,此项工作承包给了私人船主,承诺按人头给钱,以多少人在英国上船为记。所以船主为了多挣钱都拼命往船上塞囚犯,结果囚犯由于船上生活条件太差,有不少死亡。于是英国政府决定在船上安排随船监督,但监督一般都被船主收买,所以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最后有人想出改变规则,由上船多少人给钱变为在澳大利亚下船多少人给钱,马上死亡事故少了许多。因为船主要根据船的容积、给养、卫生条件等等精心计算运送多少囚犯,以保证能有更多的人活着到达澳大利亚。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特别是分蛋糕的故事都是介绍制度设计如何关键的。

制度设计如何重要已不需赘述,那目前我们行政系统内关于制度设计的状况又如何呢?首先当然是重视不够,很多领导根本没有这个概念,管理往往还停留在拍脑门下命令阶段。有些事项明明制度规则已经明确,但实行起来还是要开会临时动议。“制度上墙”、“用制度管人”虽然被领导天天挂在嘴边,但制定制度时往往又仅凭领导意志,不深思熟虑,即使有了制度,但操作起来才发现设计环节留有诸多问题。针对目前我国行政体系制度设计的现状,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利益问题;二智力问题。

利益问题是指我们许多制度设计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部门利益或是领导者的利益纠缠在一起。而且有的制度本身就是要固定一些部门的特殊利益,或是强化领导的位置利益。制度最基本特征是公平合理,但中国行政系统的制度都是制定部门直接参与执行,类似于我们以前说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而且经常还是游戏的设计者。所以中国体制中的上级机关表现出权力与责任极不对等,上级权力一定收拢,责任一定下移。有时因为工作的强烈需要,上级机关的部分权力下放,但没几天如果下级部门用权力过程中出些问题,上级机关首先不是去调查出问题的原因或是研究解决方案,第一要务是马上把权力收回,好像权力在上级部门就不会出问题一样。制度制定机关第二个获利技巧是把制度规则模糊化,一旦模糊就会引起理解中的歧义,这时上级机关的裁判功能凸显,裁判权是权力构架中最重要的。

制度设计本身就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好的制度是要满足利益博弈各方的平衡,利益本身不是制度设计的弊端,但在设计制度过程中拼命要使利益倾斜,这种制度自然有问题了。中国行政体系中每每推行一件事时总是强调领导带头,我们往往对此作为一个方法,但没人问为什么?笔者发现领导者作为制度设计的最终把关者,经常给自己留个小漏洞。比如“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还有为什么公务员财产公开迟迟不能实现?等等。如果领导给自己在制度范畴内留了一手儿,制度的第二个要素——一视同仁又何从谈起。

以上的利益要素占据了目前制度设计不合理的大部分,我们还真无能为力,但对于制度设计缺陷的第二个因素——智力问题,我们是否做点什么。所谓智力问题就是说有一些制度之所以设计有问题,是因为设计者的智力不足以达到设计制度或规则的程度。智力在制度设计中的作用一直不为我们所重视,我们的很多制度规则都是某个部门制定的,所以参与讨论的人必然大受限制。而且同一部门之人肯定朝夕相处,彼此不会对制度面临的各种可能展开激烈辩论,这样思想不能产生碰撞,如果每个人只是感觉到在完成一项任务,而没有意识到制度设计的重大意义,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制度规则必然千疮百孔。等到执行时,我们总抱怨中国人太聪明,总会钻空子。不一定吧,美国聪明人也不少呀!人家是聪明人制定规则,普通人遵守规则,当然不好找空子;我们是普通人甚至傻子制定规则,聪明人遵守,那当然容易找漏洞。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只是在体制中的不多。不信看看私人企业内的各项制度,人家怎么不抱怨钻空子人多呢?

【篇二:制度设计制度的内涵】

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的食物就是一桶粥。天天吃粥不要紧,但问题是每天的粥都不够吃。也就是,不能确保每个人都管够。如果七个人有人吃饱,就有人会吃不着。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于是七个人决定,这桶粥要分给每个人。如何分粥呢?

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

方法一:随机指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结论是权利导致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论: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分粥励志网http://wWw.qqZf.cN/。结论:世界上没有神。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结论:类似的情况政府机构比比皆是!

方法五: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结论: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问题。

“分粥理论”告诉我们:

(1)制度总是存在于我们周围。所谓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我们最熟悉的制度是法律。法律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离我们最近的制度,却是每个家庭的家规。在中国最有名的家规莫过于《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作者是朱柏庐,而非朱熹,上次培训时有误,特做更正!)而我们接触最多的,则是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无论法律、家训、企业制度其核心都是规程或准则,通过制度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也是制度所要告诉我们的。在上例中,只要分粥的过程存在,分粥制度就已产生,而制度的优劣则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2)制度是解决资源分配的有效手段。制度代表了一系列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制度应该根据问题而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制度是搞好内部管理的基础。前四种分粥办法,或造成分粥不公平的结局,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或效率不高,在一件极简单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精力;或给“掌勺者”以可乘之机,使其有以权谋私的机会。而第五种方法确保了分粥的公平。

(3)不同的制度安排,就会在制度出台以后随之形成不同的文化。一项制度从其确定原则,制定方法,到实施细则都是根据适用者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而不是照搬其它组织的做法。一项好的管理制度,应该有针对性、立场分明,对确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比如故事中分粥委员会制度,体现了民主和监督,但缺乏效率;一人当权,又滋生腐败。

(4)制度是人选择的结果,是交易的结果。制度制定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不断实践、总结过程的。现在我们来想一下,如果一开始就是每人轮流分粥,分粥人最后拿粥。那么这个制度可以延续下来吗?我想未必,因为这个制度也有问题,比如每人轮流不如指定一个人省心,比如分粥者个人对公平的理解等。所以,最后一个办法之所以合理,并不是因为这个办法是科学的,而是因为这个办法解决了以前办法产生的问题。所以,最优办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分粥的案例是说明如何通过制度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制度却未必公平、也未必有效率。所以,制度是选择的结果。

【篇三: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是一门科学,而不是政治的附属品。

制度设计是用程序手段和其机制来达成或接近事实上的某种预期功效。

制度设计的产品,只能适用于一定的条件。与数学和物理学定律一样,有其定义域和值域范围。

用程序机制达到事实公平,最著名的例子是“分饼”的故事。

一个父亲每天出门上班前,给兄弟二人留下一块饼。为如何分的公平,父亲想了很多办法。开始,兄弟二人用手撕开饼,即便是视觉感知的公平都很难达到,于是父亲买了一把刀来切饼。饼子各部份有厚有薄,切得再平均,份量也不一样,于是父亲又买来一杆称。份量一致了,但饼子有的部份烤得糊一些,肉馅多一些等问题又接二连三。于是制度设计师给出一个程序(制度设计)办法:兄弟二人中谁个动手切分饼子,就由另一个人先挑选。

这个例子中,程序公正,并不能代替某些物质投入,如父亲买来的切饼用的刀,称重的量具等。而且该程序只能用在兄弟这类有更大共同利益者之间。如果是强盗与路人间,就不可能有效。

反过来,我们可以从制度设计产生的功效原理,反推出社会发展的运行效果。

我举一个实例。1985年前后,我在报纸上看到第一例地沟油案例。是成都某餐馆使用地沟油被罚款5000元。5000元在那时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贪污一万就是死刑的门坎),那时的主流理论是“重罚,罚他个倾家荡产”。而我却感到这种处理的“制度设计”有严重缺陷。在管理者,餐馆,顾客这三方游戏中,顾客这一方完全被排斥在游戏规则之外了。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产生管理者与餐馆勾结的驱动力,并导致出地沟油大发展的恶性社会效果。很不幸的是,社会发展完全证明了我的推论。20年中,地沟油的年产量竟然发展到高达几百万吨!

地沟油产业化发展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必须要发展的产业。但是,由于我们的制度设计缺陷,让它走上一条歪路。但可喜的是却是一条快速发展的路====由此给我们的启示,即对制度设计的认识深入,的确大有益处。

这正是:制度莫问出处,且先看其功能效果。

【篇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在不仅是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也开始实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本文就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财务制度;设计;研究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综述

(一)我国财务制度的变迁。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财务制度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至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漫长过程中,政府扮演了初级行动集团的角色。企业也从只注重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重视市场需求,讲求经济效益。可见,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变迁更多的是与制度制定主体相关,制定主体的不同引起制度变迁动力和来源的不同,这就造成制度选择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变迁。

(二)现行财务制度体系。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一个系统,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可按管理的环节、对象、职能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制度体系:1、按管理的环节分为财务结算与计划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2、按管理的对象可分为财务管理体制、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资本金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与评价制度;3、按管理的职能分为内部决策制度、内部委托受托责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结算制度。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内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通常被解释为规范企业内部各有关方面的财务行为、处理相互间财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它对企业理财活动起着重要的约束、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国内财务学界通常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等同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将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进行分类,如将其分为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等。

(四)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也称国家统一财务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为了保护国有资产、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有必要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统一制定财务制度,作为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依据。按照国家管理经济的传统,且由中国目前经济法规的现状所决定,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除了适用于国有企业外,也适用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以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管理要求。一般应当包括成本管理制度、利润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其中,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信用制度、收账制度、进货制度、资金指标的分解、归口分级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降低指标以及分解、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费用审批权限等;利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利润分配程序、利润分配原则、股利政策等。

(五)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特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与其他层次的财务制度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具体确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和责任奖惩等;其二,具体择定企业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其三,具体规定财务规划与财务评价的方法和程序;其四,具体界定内部财务主体的范围,即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以及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其五,具体划定内部财务管理的岗位,明确相应责任。

(六)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功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作为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财务制度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提供激励,即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形成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内部财务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劳动,使经济行为人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对各项活动的创新者给予激励和奖惩;二是降低费用,即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抑制腐败行为;三是保障合作,即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内部财务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规范理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任务,企业只有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才能实现自主理财、科学理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合法理财,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到实处。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的依据。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制定是指以国家相关的财税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理财工作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就理论依据而言,除包括现代财务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代理论和技术等,它们能够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一般方法指导,确保制度设计正确、有效,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实践依据主要是体现客观条件的要求:1、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2、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3、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4、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是财务制度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是财务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

三、现阶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没有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还存在着“以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完全代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认识,至今未制定企业自身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二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不完整。如企业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资金筹措等内容涉及甚少,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处在“星星点点”、支离破碎的局面中,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三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实践活动不符。有的企业虽然定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个制度显然不是企业财会人员自行制定的,难以使财务管理制度完全到位。四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陈旧,从而使制度落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使制度成为“摆设”。

(二)贯彻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应注重的问题

1、要充分认识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再为企业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而只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指出一个宏观的指导性意见,即“企业财务通则”,同时还要求企业自行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用以规范自身的财务行为。因此,企业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能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既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也更有利于加强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带动其他各项企业管理活动全面开展,提高资产的使用效果,防止资产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哪个企业能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哪个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就比较扎实,这个单位的财会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纠正不当认识,认真制定本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要正确处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会计管理的关系。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的领导及财会人员中存在有“以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或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或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替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认识,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工作出现了误区,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工作的正常开展。财务与会计有时可以混用,如一个人的工作在财务科,而干的是会计工作;搞财务工作的人员的职称是会计师,等等。但在理论上及具体职责分工来看,财务与会计是有严格区分的,财务工作是管理活动,如开展资金筹措,处理财务关系等;而会计是核算与监督,即“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工作要求正如《会计法》第一条上指出的:“加强财务管理,开展会计核算。”作为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也是既密切联系,又各不相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实行的是“大财务,小会计”,即先有财务制度,后有会计制度。对许多概念、名称、范围的确定与划分,都是由会计制度跟着财务制度走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与财务逐渐分离,许多原来属于财务范畴的内容也逐步回归到会计的范畴内了,如“确认”问题。对许多会计要素的概念、范围的确认与划分,也是先由会计制度提出后,再由财务制度随之而行。两个制度中对许多内容可以由重叠表述,但并不等于会计制度就可以代替财务制度了。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在企业中仍同样重要,不可替代。它们必然成为企业财会工作的两大翅膀,缺一不可,互相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认真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不得随意轻视或否定。

3、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全面、系统、完整。企业在成立注册时,一般都定有诸多基本制度并要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这些基本制度中往往已包含有部分有关财务管理的内容。为此,企业的一些领导就认为企业已经有了财务管理制度,再没有必要去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了。这种认识也是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误解。如果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影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确定与划分,各种资金的管理以及资产、成本与费用、销售、债权和债务、利润的管理;还包括融资、投资、在建工程的管理等,对于有的企业还应有特殊的内容和特殊项目的管理,如上市公司中要涉及董事会、股东大会关于财务管理的职权,在农业企业中的对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等等。因此,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全面、系统、完整,要包括企业内部的涉及财务管理活动的每个部门、每个形态、每个环节。

4、不断完善和及时修订财务制度。一个好的制度,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基本完成。同时,它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要求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不断满足国家财经政策的要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要不断修改、补充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还要在制度制定时留有适当“接口”,以满足修改补充的需要。

5、对财务制度要结合整改,认真落实。在制度完成之后,就要认真抓紧落实。必要时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认真学习制度条文,切实贯彻落实。任何一个好的制度,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认真落实。不能认真落实的制度,制定得再好也是没用的。只要领导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企业上下一条心,大家都来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努力,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一定能实现。

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设计适应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财务制度设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建设,其质量直接影响财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做指导。

1、财务管理与财务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共同制约和共同影响的,其对象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财务管理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应注意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财务活动,是财务制度体现财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目的和动机,并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结合,使财务管理者能充分认识、掌握财务规律。

2、适应企业特点和要求的原则。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企业应在其财务制度中具体化,凡是可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成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应特别指出的是,在设计企业财务制度时,切记照抄照搬。由于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能通用,只能借鉴吸收而不能简单模仿。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然适应性弱、指导性差,甚至会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引入歧途,导致事倍功半。

3、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财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要体现财务管理权、责、利的结合,即首先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权限划分、并按照现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协调发展,并为每个企业不断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制定相应的宏观财经法规政策。这些财经法规政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反映了宏观上对市场经营管理的要求。置身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的企业管理,属于宏观管理调控的微观管理,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财务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在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定,也是企业制定财务制度的制约和导向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必须坚持其原则性。但企业人、财、物、信息各因素,供、产、销各过程,筹资、投资、用资、收回与分配资金各环节,交错形成多个变量,综合发挥作用,因此财务制度设计要根据其目标、任务、理财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5、稳定性和变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制度要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但它有一个更重要更突出的特征就是要由实践来检验,凡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就必须坚持,就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凡被实践证明不能实施的,就必须修订甚至摒弃,不能笼统的看待稳定性和连续性。

6、效益性原则。财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财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应该满足财务管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使财务制度设计更简洁明了,更具有操作性。为此,在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在设计财务制度时,要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以节约运行成本,取得更佳的效益。

五、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以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而进行的,它以制度管理为主要特征,即主要是从财务制度上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不对称问题,协调并指导各部门、单位的财务活动去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行为主体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整合起来共同追求企业的经营目标。所以,将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对决策层和执行层都是可行的。一方面从企业所有者角度来看,内部财务控制可以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来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了解掌握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监督受托经营者是否尽职尽责履行其受托职责,以便进行投资决策及对管理活动和经营管理者实行必要的干预和控制;另一方面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内部财务控制有利于生产经营决策,如对财务短期预算的控制、资金流量与存量的控制等。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但从目前我国会计改革的形势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完善、操作,还有待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法制、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思想的真正确立。我们应当坚信这是改革的必然,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本文地址:制度设计http://www.qqzf.cn/lizhi26048/
  • 分页:12下一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