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作者:成功大师 | 网站:www.qqzf.cn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http://www.qqzf.cn/lizhi18820/

【篇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三、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我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材,查阅大量的书籍,虚心向同行请教,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计算机教室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因此在上机练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地团结互助地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总结。

引入图画,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对去年学的画图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画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画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利用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不断地学习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学习一课的内容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及时做总结,写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内容衔接,抓住重点。因此在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回顾这学期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我又是新手,但是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也会出现不如人意的事,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

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篇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视导工作总结】

为了增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贯彻“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在区教委领导下,大足区教师进修校具体组织各科教研员具体实施,于2013年4月2日至5月7日期间对新利小学、邮亭小学、对溪小学、雍溪小学、子店小学、双路小学、天山小学、双溪小学、协和小学、登云小学、国梁小学、长田小学、盐河小学、沙坝小学、珠溪镇小、石桌小学、宝兴镇小、麻扬小学、转洞明德小学、龙岗一小、实验小学等全区21所小学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视导工作。按照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与辅导等方面进行了检查,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师生以及与学科教师交流,对全县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就视导情况总结如下:

总体情况是,多数学校因为没有学生机房或学生机房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正常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但绝大多数学校能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努力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和积极筹备添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设备。

从学生调查来看,普遍反映出对信息技术课有强烈要求上机的愿望,根据教学常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讲述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时间要达到1:3的比例。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未开展或未坚持长期开展的原因很多,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很到位。尽管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但该学科在很多校长那里却被视为非主流学科,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就成了非主流教师。二是办学经费不足和师资的教学水平不高,从而影响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执行、教学质量较差。

一、基本情况

在本次视导中,走访21所小学,听课15节,并查阅相关教师的学科计划、常规工作资料,以及学生上课情况等问题。

从总体来看,15位上课教师积极地进行了课前准备,能够积极体现课改的新理念,课前活动资料准备比较充分,教学目标基本能够掌握,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珠溪镇小、麻扬小学、转洞明德小学等6所学校或无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或机房在建中)。

1。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信息技术课的学校约占本次视导的40%。

2。大多数学校配备了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

3。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讲练结合恰当,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很轻松愉悦。如实验小学的廖贞斌老师就充分放手学生,让学生利用画图工具自主创作,遇到问题相互请教、解决,真正体现出了将课堂归还给学生。

4。教师还能够从3个维度考虑制定教学目标,并力求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龙岗一小的陈忠美老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她是这样定位的:

1)能够利用本课知识,真实严肃地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2)能够在本课中学习到小组合作的策略,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提高其合作能力。

3)通过设计邮票这一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得到强化,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登云小学梁天斌做得更为突出。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符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认识规律,领悟方法。有的教师还根据农村的孩子家里一般没有计算机,基础比较差的情况,采用讲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宝兴小学的黄建明老师。虽然方法不同,但都十分重视给学生以充分的实践机会。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活动充分,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程度也很好。

二、存在的不足

从21所学校的视导情况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具体如下:

(一)课堂教学方面。

1。教师的教学能力急需提高。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高素养,这同时也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大幅度提升。不少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而依旧采取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做”的传统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

2。多数教师虽都采用了符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但教师的任务设定往往出现过大、过小或太烦、太简的现象。如有的老师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儿童节”的信息,并完成一份Word文稿来介绍儿童节。这个任务设计显然过大,一整堂只有一个任务,而学生在探究和完成任务过程中,老师没有对任务进行具体的分层或剖解,只是在教室里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当下课铃声响时,就出现了许多学生还没有完成任务,有的即使是完成了任务,完成质量也不高。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采用问答式,且教师在讲解时的语言过于繁琐,不够精炼。

4。教师评价语少而简单,不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要不就是“好好你真棒!”要不就不评价。

(二)其他方面。

1。在21所学校中,部分学校没有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困难。对溪小学、石桌小学和转洞明德小学等学校学生微机室设备已到,机房正在建设中,龙岗一小和实验小学的机房设备陈旧,配置落后,机器数量不足,机、生比严重失调,二、三个学生用一台电脑,已无法满足正常的课堂教学,亟待整改。

2。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打杂匠”。有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反映,在学校我们是地地道道的“打杂匠”。学校的机房、多媒体教室的维护,学校其他教师的课件制作,学校网站建设,学校无纸化办公,学校考试成绩的统计等等都要去做,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工作。

3。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多,缺乏沟通和交流。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不多,没有设立备课组和教研组,信息技术教师上课基本上还是“单兵”作战,无法相互共同探讨,导致上课时随意性也比较大。

4。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力度不够,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很多学校都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内,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这就消磨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了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消极处理。

三、建议

根据以上存在的不足,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了解教学改革最新动向,为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奠定基础。开展校本教研,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创新,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

2。与其他学科比较,信息技术仍属薄弱学科,绝大多数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尽管此次教学视导中多数教师精心准备,全力以赴上好这堂课,但仍可看出他们亟需教学指导。因此建议学校鼓励教师多听课,听好课,多上课,尤其是多上公开课、研讨课。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领会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熟悉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多派教师外出学习,加强理论培训,开阔眼界,尤其是教学方面的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3。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研,开展信息技术相关教研活动,也可把信息技术教师纳入其它学科,积极开展教研创新探索,应用网络技术,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针对各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较少的现状,主张组建信息技术联合教研组,可以考虑采用片区内学校网络集体教研的形式,加强乡镇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信息技术学科集体教研真正落到实处。

4。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应认真钻研高效课堂的教法和学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他们从动手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5。学校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是要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条件的完善、教学硬件管理的完善;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三是建立考试、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我区信息技术课教材与市区及其它区县所用教材不相符,推荐使用“重庆大学第七版教材”。

7。从学校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教学设备投入,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条件。学校可以利用“数学校园”建设契机,购买计算机设备,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筹资金购买设备,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认识,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大足区小学信息技术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研修学习和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在讲课中要善于使用“启发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切忌“呆板”、“枯燥”。

“练习”是一节课中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练习的时间要充足,练习的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练习的形式要做到多样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谓“学以致用”。它可以是对某一节课所学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是对几节课,一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可以穿插在“练习”之中,但又是在“练习”基础上的一次升华。

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单一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联的,能作用于其他学科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协作的能力。

我将每一个班按机房机子的分存布情况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在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四、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完成的可以看一下还可以怎样做,或者可否做得更好;有些时候我设计多个任务,有简单的,一般的,稍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做。这样不单使学生在不同程序得到发展,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利用计算机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以后的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篇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确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外,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本人结合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得到提高,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在教学《初识Word2000》时,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学生小报,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看到这张学生小报就是用Word2000制作的,非常漂亮,你们学了这一章内容后也能制作出这样漂亮的小报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主动尝试法

“主动尝试”法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爱问究竟,以及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这些既有可接受性,又有挑战性的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探索、研究精神。例如:在教学《文字的修饰》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制作好这一课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练习,尝试设置文字的字号、颜色、字体等,再归纳小结设置操作步骤、注意点等。在这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

三、问题学习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动手试试的想法。例如:在教学《查找文件》一课时,设计几个小问题:1、你能够通过几种方式进行文件的查找?2、如果你只知道文件名,能不能迅速地把文件找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操作练习就有了方向,思维就有了动力。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故意设置认知冲突,引起问题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教学“擦除图形”时,问学生能不能不用“橡皮”工具把画布擦干净?这时,学生遇到了一个新的课题,对新知识充满了向往,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一个寓学于实践的教学情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创作图画》一课时,由于这是画图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掌握画图技巧的检验,所以不需要教师再次重复如何使用画图工具,这时教师可先出示一幅完整的图画样板给同学们看,告诉同学们通过画图软件可以创作出精美的图画,然后就直接布置任务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以庆祝“六一”为主题,画一幅完整的画。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任务,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任务驱动”法主要把教学内容、知识点等作为一个目标任务,经过这样安排,学生的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五、协作学习法

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教学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幻灯片。可以这样安排:1、课前进行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主题;2、每个组员都收集资料,3、组内合作,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4、书写编写、美工、编辑等人员名单,一份集体创作的幻灯片就诞生了。

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树立了团队精神。

六、游戏学习法

对于游戏,学生是最喜欢、最热衷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鼠标的基本操作时(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可结合Windows98附件中“纸牌”游戏来开展。

七、成功体验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1、即学即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知识马上应用起来,立竿见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励志网http://wWw.qqZf.cN/,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2、激励评价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出正确与否,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经验介绍给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把他所知道的电脑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介绍给大家,以此来肯定他的价值,使之有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励志名人名言http://www.qqzf.cn/

【篇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三、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我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材,查阅大量的书籍,虚心向同行请教,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计算机教室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因此在上机练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地团结互助地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总结。引入图画,激发学习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对去年学的画图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画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画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利用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不断地学习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学习一课的内容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及时做总结,写反思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内容衔接,抓住重点。因此在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回顾这学期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也会出现不如人意的事,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篇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新一年级实验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我校从一年级开始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当我看到学生们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学习时,当我看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的一张张奖状时,初为人师的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在此,我想和我的同仁们一起分享这欢乐的一刻,一起分享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为人师的我不断的追求。新颖的导入如同一部电视剧的片头,以其精彩性先声夺人,一开始便将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屏幕保护》一课时,我事先在每一台计算机上都设置了五彩缤纷、形式各异的屏幕保护,当学生一走进电脑教室便看到了黑色屏幕上各式各样的屏幕保护,他们马上就被这些可爱的动画屏幕保护吸引了。“老师,这是什么呀?真好玩。”“老师,它们是怎么出现的?”“老师,您是怎么制作的?”这时,我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本课课题——神奇的屏幕保护。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寻找设置神奇的屏幕保护的方法吗?”“愿意”孩子们手舞足蹈地对我说。在本节课中,新颖的导入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我利用了每一个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创设了一个能够刺激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在低年级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中多接触且简单、有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我们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不仅要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还要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为此,在学习《初识计算机》一课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例子,然后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学生们完全被我的讲解吸引住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急于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求知欲。接下来该讲计算机的组成了。我转身迅速地在黑板上边读边写下一个式子“3+2=?”学生齐声回答:“5”。“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我一看式子便知道了”“老师,我只要稍稍一思考就知道了”“老师,我只动了一点点脑筋就知道了”。“老师也知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想听听老师说的对不对吗?”“想”。这时可以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达到了高潮。我告诉学生,第一步:你通过你的耳朵、眼睛将“3+2=?”这个信息输入给大脑;第二步: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第三步: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刚才,我们是通过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分工,最后让老师知道答案的。同样,计算机也是靠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的工作,最后让人们知道信息的。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问我“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们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键盘和鼠标是用来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的,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里面装着许多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零件和设备,它是用来记忆运算的,这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大脑。最后的运算结果要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或者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有运算器,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是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三、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动的影响。比如他情愿学的知识,就会引起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教师不用多强调、多解释,他们也会很快地掌握知识,融于课堂之中。反之,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即使当时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不如把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复制》一课时,我将知识点和训练点都创设成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探索知识的领域中。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情景。在蔚蓝的天空中,孩子们喜爱的孙悟空正在天空中遨游,孙悟空说:“一个人真没意思,我要再变几个孙悟空和我做伴。”于是,我让同学们闭住眼睛从1数到10,数完后睁开眼睛。在他们数数的过程中,我利用复制粘贴命令在画面中复制孙悟空。等同学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好多的孙悟空。学生们满脸的惊奇。“哇!比变魔术还快呢!”我的问题随之出现,“你发现这些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生:一模一样。师:你知道老师刚才是怎样变出这些孙悟空的吗?老师是不是一个一个地画出来的?老师变魔术变的快吗?有什么办法能用最短的时间变出这些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呢?学生纷纷举手出谋划策,但都有漏洞,正当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出示了本课的课题——图形的复制。“老师,什么是图形的复制?怎么操作?”“老师,图形的复制是不是和配钥匙是一个道理?”学生们个个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而我并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带着疑问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这样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探究的欲望越来越高,在我又一次做复制操作时,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生怕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形成规律,最后掌握了复制的操作步骤。所以,创设问题情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靠老师一遍遍的讲解而不去操作练习是不行的。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文字的输入》一课时,学生对于汉语拼音已经很熟悉了,作为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输入拼音后,按空格键怎样选择所需文字即可。对于怎样快速地输入文字,光靠老师的讲解是提高不了学生的打字速度的。能提高打字速度的唯一途径就是多练习,然后在练习中总结规律。如,在练习中学生会自己总结出汉字重复率降低的方法,如“前全拼后声母”输入法、“前声母后全拼”输入法、固定词组“全声母”输入法等。这些方法既减少了击键次数又降低了重复率,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如此逐步练习,使学生感到输入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越来越轻松,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当然,这个练习应避免枯燥无味的练习,每节课应适时给学生玩打字游戏的时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可以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汉字输入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不断练习了这一枯燥的知识点,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

五、营造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的。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地发展。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师生共同拥有了一个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共同拥有了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教师已经不再是从前无所不知的圣人。现在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我们已不再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人机交流的平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课时,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最新的软件系统。为此,我和学生们一起上网在百度搜索中搜索关于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感慨地说:“老师,网络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是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

从信息技术课堂中,我欣喜地看到课改活动已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并可以看到课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未来的希望。

以上只是我平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润雨中,相信在以后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本文地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http://www.qqzf.cn/lizhi18820/
  • 分页:12下一页
  • 相关文章